文革四十年祭 - 2006·北京·文化大革命研讨会全记录
《文革四十年祭 - 2006·北京·文化大革命研讨会全记录》
纪实
郝建 编
在文化大革命发动四十周年、结束三十周年之际,“2006·北京·文化大革命研讨会”于2006年3月24—26日举行。召开研讨会的目的是回顾、反思文革,交流文革研究成果,促进和深化对于文革的研究。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山西等地的学者,以及正在北京从事访问研究的来自美国的历史学家和来自瑞典的文革史专家,与会者共16人。他们是:郝建、崔卫平、徐友渔、丁东、唐少杰、徐海亮、吴迪、叶维丽、邢小群、陈家琪、何蜀、陈东林、沈迈克、魏光奇、赵诚、吴小龙,还有其他文革研究者提交了书面发言。会议是由北京学者郝建倡议,与崔卫平、丁东、徐友渔共同邀集。
“2006·北京·文化大革命研讨会”的特点之一是结合论文宣读和专题讨论,而把重点放在有关文革的重大问题和学术界当前最关心的问题上面,进行自由发言和无拘束的讨论。研讨会分为四个单元进行,第一个单元循一般学术会议惯例,由与会者宣读论文;其后三个单元分别研讨精心选择的论题:评价文革的标准、“两个文革”说与造反派研究、文革研究的当下环境与方法问题。
《文革四十年祭 - 2006·北京·文化大革命研讨会全记录》
纪实
郝建 编
在文化大革命发动四十周年、结束三十周年之际,“2006·北京·文化大革命研讨会”于2006年3月24—26日举行。召开研讨会的目的是回顾、反思文革,交流文革研究成果,促进和深化对于文革的研究。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山西等地的学者,以及正在北京从事访问研究的来自美国的历史学家和来自瑞典的文革史专家,与会者共16人。他们是:郝建、崔卫平、徐友渔、丁东、唐少杰、徐海亮、吴迪、叶维丽、邢小群、陈家琪、何蜀、陈东林、沈迈克、魏光奇、赵诚、吴小龙,还有其他文革研究者提交了书面发言。会议是由北京学者郝建倡议,与崔卫平、丁东、徐友渔共同邀集。
“2006·北京·文化大革命研讨会”的特点之一是结合论文宣读和专题讨论,而把重点放在有关文革的重大问题和学术界当前最关心的问题上面,进行自由发言和无拘束的讨论。研讨会分为四个单元进行,第一个单元循一般学术会议惯例,由与会者宣读论文;其后三个单元分别研讨精心选择的论题:评价文革的标准、“两个文革”说与造反派研究、文革研究的当下环境与方法问题。
《文革四十年祭 - 2006·北京·文化大革命研讨会全记录》
纪实
郝建 编
在文化大革命发动四十周年、结束三十周年之际,“2006·北京·文化大革命研讨会”于2006年3月24—26日举行。召开研讨会的目的是回顾、反思文革,交流文革研究成果,促进和深化对于文革的研究。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山西等地的学者,以及正在北京从事访问研究的来自美国的历史学家和来自瑞典的文革史专家,与会者共16人。他们是:郝建、崔卫平、徐友渔、丁东、唐少杰、徐海亮、吴迪、叶维丽、邢小群、陈家琪、何蜀、陈东林、沈迈克、魏光奇、赵诚、吴小龙,还有其他文革研究者提交了书面发言。会议是由北京学者郝建倡议,与崔卫平、丁东、徐友渔共同邀集。
“2006·北京·文化大革命研讨会”的特点之一是结合论文宣读和专题讨论,而把重点放在有关文革的重大问题和学术界当前最关心的问题上面,进行自由发言和无拘束的讨论。研讨会分为四个单元进行,第一个单元循一般学术会议惯例,由与会者宣读论文;其后三个单元分别研讨精心选择的论题:评价文革的标准、“两个文革”说与造反派研究、文革研究的当下环境与方法问题。